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感光性厚膜电阻浆料制备——玻璃粉配方调整,可降低表面张力
> 基于表面张力等工艺参数控制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浸胶量
> 钌催化剂合成丁炔二醇醚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反应条件及表面张力测定(一)
> 液滴撞击固体表面过程中黏度与表面张力系数变化(一)
> 2022年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全景产业链、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及发展趋势
> 触感点阵文字盲人印刷时,如何控制UV油墨表面张力流平时间
> 91免费版黄片播放的核心作用及涉及的实验
> 不同相对两亲面积的Janus颗粒在油气表面性质和泡沫性能对比(二)
> 微量化学天平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场景
> 仲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及应用性能研究(三)
推荐新闻Info
-
> 91免费短视频污污污和界面张力仪通用可能性及选择要点
> 91免费短视频污污污和界面张力仪是通用的吗?
> 从润湿到粘附:临界表面张力(γc)如何重塑表界面科学
> 添加表面活性剂抑制瓦斯解吸效果及机理分析
> 常见表面活性剂分类、性质、水溶液润湿性、与表面张力间的关系
> 基于LB膜技术的仿生胶原膜模块化组装方法
> 明确岩心孔喉大小及分布,构建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全过程动态预测模型(二)
> 明确岩心孔喉大小及分布,构建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全过程动态预测模型(一)
> 序列结构决定性能:深度解析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浮选剂的构效关系及表征关键
> 酯化度与分子质量对果胶乳化性能、聚集体结构、界面性质的影响规律(三)
草甘膦药液表面张力变化对其物理性状与生物活性的影响
来源:植物保护 浏览 1419 次 发布时间:2023-06-13
通过添加有机硅助剂和丙三醇调节草甘膦药液的表面张力和黏度,测定其对草甘膦药液液滴的物理性状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雾滴的铺展直径增加,干燥时间缩短,药液的黏度以及在杂草叶片表面的最大稳定持留量没有显著性变化;草甘膦对杂草的防效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对阔叶杂草最高目测防效和鲜重防效可提高42%和41%,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可提高37%和37%。增加草甘膦的药液黏度,药液在杂草叶片上的最大稳定持留量增加,表面张力降低,对雾滴的干燥时间和铺展直径影响很小;草甘膦对阔叶杂草最高目测防效和鲜重防效可提高42%和41%,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可提高42%和42%。适当降低草甘膦药液的表面张力或增加其黏度均可提高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表面张力对草甘膦药液其他物理性状的影响
改变草甘膦药液的表面张力,其生物活性最佳区间是表面张力在22~24mN/m,药液的黏度在6.58~6.7mPa·s之间,液滴的铺展直径在7~7.4mm,干燥时间在14.52~14.98min,龙葵和稗草叶片表面的最大稳定持留量分别在19.23~19.86、18.72~19.16mg/cm2之间,对龙葵和稗草的目测防效最高可增加42%和37%左右,鲜重防效最高可增加41%和37%。通过改变草甘膦药液的黏度,其最佳活性区间为黏度超过14.5mPa·s,表面张力低于31.5mN/m,液滴的铺展直径达到4.83mm,干燥时间低于21.49min,龙葵的最大稳定持留量超过23.18mg/cm2,稗草的最大稳定持留量超过25.10mg/cm2,对龙葵和稗草的目测防效都可提高42%,鲜重防效可提高42%和41%。
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发现药液物理性状的改变与药效间存在着某些相关性,与鲁梅研究结果相一致。降低药液表面张力,铺展直径增加,干燥时间缩短,此结果与姜咏芳研究结果一致。表面张力对黏度、最大稳定持留量没有显著性影响。刘支前曾报道展布性与药效似乎无直接关系,草甘膦的叶面吸收与药液的展布性有负相关关系;而本研究中铺展直径与草甘膦的生物活性成正相关,只有在液滴的铺展直径极大的情况下,展布性才与生物活性成负相关。增加草甘膦制剂的黏度,最大稳定持留量增加,表面张力降低,对干燥时间和铺展直径影响很小;草甘膦的生物活性也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稳。
通过本研究可以说明适当地降低草甘膦制剂的表面张力或增加黏度均可提高除草剂的生物活性。除草剂活性能否充分发挥往往决定于雾滴在杂草叶表面的黏着、展布、湿润、渗透与传导。不同杂草的叶片结构及生理机制往往对药液理化性状和药液敏感性不同,本研究中液滴的铺展直径、干燥时间均采用石蜡模拟植物叶片蜡质层结构,仅能体现药液理化性状的相对变化趋势,而不同类型的杂草对药液物理性状和药液敏感性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