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一种可降解、抑制泡沫再生的消泡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 利用溶液的张力,设计一种用于精密分区腐蚀又不接触晶圆表面的隔离网筒
> 腰果酚醛树脂嵌段聚醚破乳剂表面/界面性能、油滴破裂速率常数测定(二)
> 超低界面张力的体系的CDEA-12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及筛选
> 91免费看污视频应用:不同初始表面压力条件对VhPLD的磷脂吸附亲和力影响(二)
> 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的矿化度对界面张力影响有多大
> 不同质量浓度、pH、盐度对三七根提取物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二)
> 强子夸克相变的表面张力数值变化研究(二)
> DHSO、AGE、TMHC构建阳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DAT防水锁性能(二)
> 油脂不饱和度对于蛋白质界面特性与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推荐新闻Info
-
> 菌体浓度测定方法:从显微镜到立体成像的科学抉择
> 91免费短视频污污污和界面张力仪通用可能性及选择要点
> 91免费短视频污污污和界面张力仪是通用的吗?
> 从润湿到粘附:临界表面张力(γc)如何重塑表界面科学
> 添加表面活性剂抑制瓦斯解吸效果及机理分析
> 常见表面活性剂分类、性质、水溶液润湿性、与表面张力间的关系
> 基于LB膜技术的仿生胶原膜模块化组装方法
> 明确岩心孔喉大小及分布,构建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全过程动态预测模型(二)
> 明确岩心孔喉大小及分布,构建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全过程动态预测模型(一)
> 序列结构决定性能:深度解析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浮选剂的构效关系及表征关键
表面活性剂如何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来源: 浏览 589 次 发布时间:2025-04-11
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主要通过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界面吸附作用实现。以下是其作用机制和关键步骤的详细解释:
1.分子结构特点
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两部分组成:
亲水头基:极性部分,易溶于水(如羧酸根、磺酸根、聚氧乙烯链)。
疏水尾链:非极性部分,易溶于油(通常为碳氢链或硅氧烷链)。
这种两亲性结构使其能够定向排列在油水界面上,亲水头伸入水相,疏水尾伸入油相。
2.降低界面张力的机制
(1)界面吸附
表面活性剂分子从体相溶液向油水界面迁移,并吸附在界面上,取代原本高能量的油-水直接接触区域。
这种吸附减少了界面处分子间的不饱和力(水分子与油分子间的排斥作用),从而降低界面张力。
(2)界面膜形成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界面形成紧密排列的分子膜,将油水间的相互作用转变为:
亲水头与水相的氢键/静电作用。
疏水尾与油相的范德华力。
这种排列显著降低了界面的自由能(界面张力与自由能直接相关)。
(3)热力学驱动
根据吉布斯吸附方程,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吸附量(Γ)与界面张力(γ)的降低成正比:
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大,界面张力下降越显著。
3.关键影响因素
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前,界面张力随浓度增加而下降;超过CMC后,新增分子形成胶束,界面张力趋于稳定。
分子结构:
疏水链长度:链越长,疏水性越强,界面吸附能力越强(但过长可能导致溶解度下降)。
亲水头类型:离子型(如SDS)在低盐条件下效果强,非离子型(如Tween)受盐度影响小。
环境条件:温度、pH、盐度等可能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和界面排列。
4.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乳化作用:降低界面张力后,油水更易形成乳状液(如化妆品、食品乳液)。
增溶作用:胶束能将油相“包裹”在水相中(如洗涤去污)。
润湿铺展: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如农药喷洒、油藏驱油)。
示例
在三次采油中,表面活性剂(如石油磺酸盐)将油水界面张力从~30 mN/m降至10⁻³mN/m量级,使残留油滴更易从岩石孔隙中脱附。
通过上述机制,表面活性剂成为调控油水界面行为的关键材料。
相关研究
表面活性剂在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中的应用及机理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如何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改善岩石润湿性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并对微观驱油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从0 mg·L-1升至50 mg·L-1时,油水界面张力从72.5 mN·m-1降至10.4 mN·m-1,尤其是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从0 mg·L-1升至30 mg·L-1时,油水界面张力显著下降;表面活性剂浓度与岩石表面吸附量及油藏采收率呈正相关,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从0 mg·L-1升至30 mg·L-1时,岩石表面吸附量从0μg·cm-2增至50.3μg·cm-2,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从0 mg·L-1升至50 mg·L-1时,油藏采收率从25%升至62%。为低渗油田的化学增产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