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T1.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gxkzepe.com/cache/bf/b820d/84fd0.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T1.COM/func.php on line 115
纳米渗吸驱油剂种类、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的能力等机理研究(二)-芬兰Kibron-上海91免费福利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 91免费福利导航,91免费短视频污污污,91免费看污视频,91免费版黄片播放

    芬兰Kibron专注91免费短视频污污污测量技术,快速精准测量动静态表面张力

    热线:021-66110810,66110819,66110690,13564362870 Email: info@vizai.cn

    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jpg

    拜耳公司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联合大学.jpg

    联合大学

    宝洁公司

    美国保洁

    强生=

    美国强生

    瑞士罗氏

    瑞士罗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纳米渗吸驱油剂种类、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的能力等机理研究(二)

    来源: 《非常规油气》 浏览 26 次 发布时间:2025-09-22

    1.2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


    常用的纳米金属氧化物主要包括ZrO2,Al2O3,Fe2O3和Fe3O4等,它们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化学活性、易合成和成本低等优点,在渗吸驱油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与SiO2纳米材料相比,由于ZrO2的表面极具极性,能够将油湿储层改造为水湿储层,利于渗吸驱油。Nwidee等将ZrO2和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利用ZrO2/C16TAB和ZrO2/TX-100纳米流体进行改变润湿状况和岩心渗吸实验,结果表明ZrO2/C16 TAB体系润湿性能最好,渗吸平衡时间最短。


    杨昌华等使用纳米Al2O3与表面活性剂(SDS)复配形成了1种新型纳米渗吸剂,用以改善低渗透油藏的渗吸效果和提高采收率。纳米Al2O3渗吸驱油剂能够有效地改变石英片表面的润湿性,提高其亲水性,且纳米颗粒的浓度越高,改变效果越好。通过进一步渗吸实验发现,该纳米流体对于低渗透岩心具有较好的渗吸采收效果,60℃下渗吸采收率可到37%。


    纳米Fe3O4具有独特的性质,如超顺磁性、尺寸小和低毒性,且易在外磁场下分离,近年来在石油开发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Divandari H等研究了磁铁矿对储层砂岩界面张力降低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纳米颗粒有较强的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将界面张力降低至3.99mN/m。ParyotoS等将Fe3O4纳米颗粒与表面活性剂体系(阴离子+两性离子)复配,研究了Fe3O4纳米颗粒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从研究结果来看,纳米颗粒的加入提高了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纳米流体能将岩石润湿性转变为水湿,提升了渗吸驱油效果,相较于表面活性剂,该纳米流体可使渗吸采收率提升8.16%,体现了Fe3O4改善表面活性剂性能的潜力。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通常以过渡族金属为主,因其优秀的耐温稳定性而备受关注。这类材料种类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配置成不同的纳米流体,这些纳米流体在石油开采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改变润湿能力好,在苛刻的高温及高矿化度下依然具有高稳定性。更为突出的是,这些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在特定的磁场环境下能够进行分离,实现回收利用,降低了油田开发成本。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在石油开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如何提高纳米流体的性能,以及如何提高它们的回收利用率,仍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1.3氧化石墨烯(GO)纳米颗粒


    氧化石墨烯(GO)纳米颗粒作为1种新型无机材料,具有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水溶性好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徐雅萍通过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GO)纳米颗粒可以提高致密砂岩的渗吸采出程度。氧化石墨烯(GO)纳米颗粒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及改变岩石润湿性,其与表面活性剂一同使用时,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界面张力降低及润湿性的改变较单独采用纳米颗粒更显著,渗吸采收率可达到29.78%,比地层水高出10.95%。高圆圆等将氧化石墨烯(GO)纳米颗粒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复配,测试了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和渗吸后接触角。通过实验发现纳米GO可以在油水界面吸附从而形成界面膜,降低界面张力,同时,将油湿表面变为水湿表面,提高渗吸驱油效率,在与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下渗吸采出程度可达29.78%。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可提高采收率,但其纳米颗粒在油藏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以及这种纳米流体渗吸驱油的机制仍不清楚,还需探索。


    1.4碳量子点(CQDs)纳米颗粒


    碳量子点(CQDs)简称碳点,是1种利用碳源合成的粒径小于10nm的新型发光零维碳纳米材料。近年来,CQDs由于尺寸小,可以进入多孔介质的孔隙中,在孔隙表面和油水界面上发挥重要作用,且其具有比表面积大以及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引起了油田开发者的广泛关注。


    ZHAO等采用电解法制备了亲水性碳纳米粒子(CNPs),CNPs的粒径为10nm。并进一步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吐温-80形成纳米流体。CNPs纳米流体在高温(90℃)和高盐度(12x104mg/L)下粒径小于100nm,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与盐水相比,CNPs纳米流体在降级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润湿性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自发渗吸实验表明,CNPs纳米流体采收率较盐水采收率提高13%,其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巨大。


    MENG等通过将柠檬酸与尿素合成的氮化碳量子点(CNQDs)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制备了碳基纳米流体。CNQDs纳米流体表现出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界面活性。CNQDs纳米流体在低渗透岩心中的提高采收率性能优于纳米SiO2纳米流体。NMR实验表明,CNQDs纳米流体的渗吸采收率为25.6%,高于纳米SiO2纳米流体的20.6%。CNQDs纳米流体不仅能促进流体进入更深的基质,而且还有效降低了渗吸剖面的含油饱和度。通过进一步的界面张力和接触角测试,揭示了CNQDs纳米流体的潜在提高采收率机理。


    碳量子点(CQDs)作为1种新型的纳米颗粒,因合成方法简单,表面改性容易,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应用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在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方面的潜力,更是关注的焦点。由于其独特的表面性质和超小的粒径,它们很容易进入低渗透油藏孔隙中,在孔隙表面和油水界面上发挥重要作用,表现出优异的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的能力。然而目前对碳量子点渗吸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研究相对较少,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理解。


    网站地图